从一家餐饮店因“警示标识”受到行政处罚所想到的
|
|||||
|
|||||
|
近日,盘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一家黄焖鸡米饭小店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店未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遂对该店作出行政处罚。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防止食品浪费:(二)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 由此,联想到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隐患。通过近期公司推进的安全生产“雷霆行动”的实施情况透视,大多数施工现场的警示标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警示标识缺失、不符合规范、内容不清晰、张贴位置不当以及维护不到位等。 今年三季度,多起涉及中央企业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均暴露出高危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识缺失、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高危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识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排查整治安全警示标识方面的隐患。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于8月9日通过安全管理群、总监群转发了该通知,并提出工作要求,于8月20日前牵头组织在建项目开展了一次安全警示标识全面排查。然而,截至目前整改效果仍有差距。通过现场交流访谈分析原因,发现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对安全警示标识的标准不熟悉、不掌握,导致相关问题难以根治。 为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安全警示标识的功能作用。各分(子)公司、在建项目要高度重视安全警示标识管理,清醒认识到安全警示标识是传递危险信息、规范作业行为、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载体。高危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管理与维护,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实抓细。要结合实际识别高危作业场所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动火作业区、高处作业平台、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区、重大危险源区域、放射源场所、高压电气设施区、大型设备运转区等。要明确安全警示标识建设标准,在安全教育培训中植入《安全色和安全标志》(GB 2894—202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等内容,切实推动“学标准、用标准”活动结合实际、走向深入。 二是全面排查,整治安全警示标识方面存在的隐患。各分(子)公司、在建项目要从五个方面着手排查,保障安全警示标识完整有效。一要查安全警示标识有无缺失,是否按规定在所有存在显著风险的区域、设备、管线、通道、应急设施等处设置相应的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识及危险告知牌。二要查安全警示标识是否合规,标识的图形符号、文字说明、颜色(包括安全色与对比色)、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危险告知卡信息(危害特性、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是否准确、完整、易懂。三要查安全警示标识是否清晰有效,是否保持清洁、完整、无破损,是否存在褪色、模糊、脏污、被遮挡或照明不足导致无法清晰辨识的情况。四要查安全警示标识张贴位置是否恰当,是否设置在醒目、易于观察的位置,是否与所指示的对象或风险区域保持适当距离,是否考虑作业人员的正常视线范围和逃生路线。五要查安全警示标识是否维护到位,是否有明确的标识管理责任人,是否建立定期巡查、清洁、维护、更新机制,在设备工艺变更、风险等级调整后,标识是否及时同步更新。 三是规范管理,建立安全警示标识长效工作机制。要加强安全警示标识的源头管理,各分(子)公司、在建项目在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时必须包含安全警示标识系统的专项设计与验收。标识采购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要加强安全警示标识的动态管理,建立安全警示标识动态管理档案,确保标识完好可用,不得破坏、移动安全警示标识;当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条件、危险源或风险评估结果发生变化时,必须立即评估现有标识的适用性,及时予以增设、更换、移除或更新。设备检维修、工艺调整期间,必须同步评估并落实临时性警示标识的设置。要加强安全警示标识的培训教育,将安全警示标识的识别与含义纳入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培训、班前会的重要内容,确保每一位进入高危区域的员工(包括相关方人员)都熟知常见标识的含义及其所对应的风险,严格遵守警示标识规定的行为规范,切实保障进入场区人员的人身安全。 安全警示标识虽小,却是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乎每一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让我们以餐饮店因标识缺失受罚的事件为镜鉴,真正把警示标识管理作为预防事故的前沿阵地,牢固树立“标识即是生命线”的责任意识,持续完善机制、强化执行、压实责任。唯有将每一个标识管好、用好、维护好,才能筑牢安全发展的基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 【打印】 【关闭】 |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