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工作报告学习如何写材料
| |||||
| |||||
“培养、选调一些文秘写作能手,使领导在遣词造句上不用再花费脑筋,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习近平《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 那么问题来了:处在综合岗位的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使领导在遣词造句上不用花费脑筋”,满足这一“最起码的要求”呢? 为了达到这一最基本的要求,能够做到以文叙事,把领导思路表达得更充分一点,把上传下达的信息表达得更充分一点,我们要及时关注公司的“上情”“下情”“内情”“外情”,多阅读各级单位材料,多学习人民日报、求是等重要报刊,对我们准确用词有着巨大帮助。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某省政府的年度报告的标题组,从中汲取对我们有营养,有价值的内容。愚拙笔力有限,只是在工作学习中,偶有所得,分享给大家,实在是贻笑大方了,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多措并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二、标本兼治,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明显 三、精准发力,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 四、强基固本,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五、立新除弊,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六、兜底体表,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通过反复咀嚼品味这组小标题,愚拙大概产生了以下感想: 一是,我们自己要达到讲清楚事情这一基本要求,不能为了追求文采,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之前探讨过,材料写作首先要做好以文叙事,不必追求通篇对仗,若是因为追求语言的美丽,而失去表达的内涵,那是得不偿失。我们大可放弃对文采的过度苛求,先找到如何准确表述的方法。即便是站在一省的工作报告这样重要的高度,我们也能发现,撰稿人是始终是以传递信息为主,并未过度追求行文的对仗、文采的华丽。 二是加快个人文字提炼能力的建设。综合性岗位点多面广,常涉及各方面业务、各板块工作。我们常常感觉事情过多,说不清楚。这时候就是考验我们归纳概括能力,文字提炼能力的时候了。像“多措并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立新除弊,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这两组标题里,多措并举、立新除弊,就是对事情的高度总结、提炼。这样的词汇,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做到,肚里有墨水,写文心不慌,能挑灯夜战熬材料,更能倚马可待,下笔千言,在关键时刻用笔尖挑起重担。 简而言之,多看多读多学习才能夯实材料写作的基础,让我们不断努力,争取早日达到“使领导在遣词造句上不用花费脑筋”这一“最基本的要求”。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浏览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