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故事之十四】磨炼的功夫——邹杨记

发布日期:2021-01-13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刘忠进 字号:[ ]

专以求知的工夫而论,我们也断不能把天下一切节目事变都讲求明白才发手去做。只有先打定主意诚诚恳恳去做这件事,自然着手之前逼着做预备知识工夫。着手之后,一步一步的磨炼出知识来。正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                                                                                                                                               ——梁启超    

兴义市白碗窑甲马石50兆瓦农业山地光伏电站项目,从2019年9月工程开工到12月份必须并网发电,这是合同规定的工期。3个月,在新能源事业部副经理、甲马石项目部经理邹杨看来是如此规模光伏电站施工的常态。还以为把现场土地流转等征地的问题解决了,升压站也施工完成,就算工期再紧,带领大家伙赶一赶,对业主的承诺工期也是可以保障的。可是一个月又一个月已经过去,12月16号,光伏板竟然还是没有踪影。

邹杨再次爬上坡顶举目扫视眼前一排排早就组立好了的支架边想着,需要怎样的现场组织,才能把这一片片空空如也的光伏方阵瞬间安装好?第二天第一车光伏板运到了白碗窑镇,这可是个天大的喜讯!早就组织待命的施工队伍,班组之间无缝对接,安装时间已经没有一丁点的浪费空隙。      18号仅一天的时间,现场第一个光伏矩阵并网发电,总算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但是,距离全容量并网,还有很多急迫待解的困难。于是,邹杨与现场十几名管理人员继续紧张忙活着,他们把早8点到晚24点统称为正常上班时间,之后才叫加班!每天30余辆近20米长的大货车井喷式的进入白碗窑镇,街道成了货运停车场,小镇被塞得满满当当,转运又是个大问题。事业部紧急组织的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在邹杨的统筹指挥下,车辆倒运次序井然。邹杨还不断询问叮嘱物资总管跟踪到运输车辆司机的准确位置,提前安排车辆进入白碗窑镇并不作过多的停留,这几乎省去了占用临时堆放场地的环节,光伏板被一批批地直接卸车迅速运到现场直接安装。提前有序组织和对工序环节的预判,邹杨彻底挤干了正常工期下的低效时间。现场人员举例:“设计上的材料进场道路过陡问题如果不提前解决,仅仅光伏板运到施工点的时间都不知要耽搁多久!”“如果不专门增加管理力量对大量进场货车的调度组织,混乱无序的卸货倒腾注定又得浪费好多天的抢装时间。”设备和人一样没有停留,时间被抢回来啦!截止到12月28号,400余车次,125000块光伏组件全部从卸载、转运到安装完毕似乎就是一个完整的流水线作业。随后的几天时间,从现场实验、调试并网一切都是一气呵成。

甲马石项目施工组织仅仅是邹杨作为项目经理履责的一个缩影。他算得上是公司新能源业务中的“元老”,一直负责的是现场履约工作。2015年的陕西靖边光伏电站,事业部把他当成解决棘手问题的“救火队员”。邹杨住在工棚一晃就是3个月,项目从设计、征地到成功并网共计58天,创造了当时公司新能源工程工期的最短记录。兴义大秦一期50MW光伏项目并网在即,因为通讯设备“卡壳”,邹杨“临门一脚”的应急举措最终发挥了关键作用。二期30MW大秦光伏项目,同样在公司6.30大目标中第一个并网发电。

邹杨把自己擅长的业务知识和经验转换成确保项目履约的智慧,促使他不断从新能源业务的两端去延伸思考,足见他在工作中勤于学习、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的功夫。

2020年新年前夕,初十这天,甲马石项目并网发电后的工作还等着收尾,他和同事们一道风风火火往工地上赶,可是项目有关事项备案未落实只能中途折返。工地上的事一拖就是2个月,甲马石项目还有水土保持的尾工,还有正在调整的补装方案,项目的移交还有很多的事情。焦虑之下,身体还真就出了问题。他的妻子说:“忙的时候还好好的,闲下来了还生出了毛病!”。邹杨的血压一度接近220mmHg的高压和135mmHg的低压。

如果没有疫情的耽搁,邹杨一定还在工地上忙活着,继续打磨着项目管控的履约功夫。邹杨把多年来在新能源项目管理中积攒的经验归纳成一种“前置管理法”,他解释:“就是即时安排的工作要对后面工作有预判,对明天的工作,今天就要把前期准备工作作好,将前面工序管理好。”邹杨对公司推行“大经营”理念的理解很简单,那就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公司新能源“一体化”投融资服务,他说:就是把整个从资金、建设到运营都贯通……一句真言道出了他对公司从曾经的工程施工到现在的投融资模式创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